共享菜园,助力城市经济增长

武汉通2025-08-25  24

武汉留言板: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共享经济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共享单车到共享办公空间,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而近年来兴起的**共享菜园**,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种将闲置土地资源与社区需求相结合的农业模式,正在创造多重经济价值。 #### 一、盘活闲置资源,激活土地价值 许多城市周边或城中村的土地因规划滞后或产权问题长期闲置,而共享菜园通过短期租赁、分块托管的方式,将这些\"沉睡资产\"转化为生产性资源。例如,北京郊区某村庄将30亩荒地改造成共享菜园,以每块20平方米为单位出租给市民,年租金收入达50万元,较原本荒废状态的经济效益提升数十倍。土地所有者(通常是村集体或农民)获得稳定收益,而租户则以较低成本拥有自己的\"微型农场\"。 #### 二、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多元业态 共享菜园的运营需要专业团队进行土地管理、种植指导、物流配送等,直接创造了农业技术员、社区协调员等新岗位。成都某共享农场项目就吸纳了12名本地农民转型为\"种植顾问\",月收入较传统务农提高40%。此外,菜园周边往往衍生出农产品加工、亲子教育、乡村旅游等业态。深圳\"禾乐田园\"通过共享菜园吸引客流,配套开设农事体验课程和农家乐,年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 #### 三、促进绿色消费,拉动相关产业 城市居民对有机蔬菜的需求持续增长,但超市有机菜价格常令普通家庭却步。共享菜园提供的自种或托管种植服务,能以更低成本满足这一需求。数据显示,参与共享菜园的家庭生鲜支出平均减少15%-20%,而本地农资销量则增长30%。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推动了有机肥、节水灌溉设备等绿色农资产业的发展,浙江某生物肥料企业因供应共享菜园项目,年销售额增长达25%。 #### 四、培育社区经济,增强区域活力 共享菜园常常成为社区社交中心,定期举办的种植交流会、丰收节等活动刺激了本地消费。上海浦东某社区菜园通过\"菜园+市集\"模式,带动周边商铺客流增长18%。这种模式在欧美已有成功先例,如美国Brooklyn Grange农场不仅提供种植空间,还举办婚礼、企业团建等活动,年营收超200万美元。 #### 五、政策红利加持,发展前景广阔 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市民农园\"等创新业态。多地政府将共享菜园纳入乡村振兴补贴范围,如广州市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每亩3000元/年的运营补助。资本市场也表现出兴趣,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享农业领域融资超5亿元,其中\"菜园共享\"类项目占比达34%。 **结语** 共享菜园正从单纯的休闲方式升级为\"生产+消费+服务\"的复合经济模式。它既解决了城市食品安全和绿地不足的痛点,又为农村闲置资源提供了变现渠道,更创造了\"轻资产、重联结\"的新型社区经济。随着低碳生活理念普及和农业数字化转型,未来共享菜园或将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标准配置,为经济增长注入持久绿色动力。 希望武汉市政府,重视共享菜园经济增长,这一现象,把武汉市各个区,闲置的荒地,对外承包给共享菜园公司,或个人,我看了一下,东湖高新区,荒地可不少,很多人在那里种菜,但政府以影响武汉城市形象为由,禁止人们种菜,还将市民的菜地,给毁了。既然,共享菜园,可以助力武汉市经济增长,那为啥,你们不效仿别城市,这么做呢?有些土地,空置十几年,荒草丛生,宁可让他们荒着,空着,也不许人种菜。老人家,不能种菜,只能去翻垃圾,捡垃圾了。种菜,是让老人精神有所寄托,手里闲不住,这样他们才不至于,会去捡垃圾,年轻人需要有个地方释放压力,孩子去了菜地,可以开阔眼界,接触大自然,加深亲子关系,不至于天天在家玩手机,无事可做,还把眼睛看坏了,沉迷手机,益处多多,还能解决,年轻人,老人就业困难的问题,武汉市政府,为什么不大力推广呢?
官方回复: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向市民热线·城市留言板反映的诉求收到,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1.关于您反映荒地设置为共享菜园问题。我区佛祖岭街工作人员立刻展开了调查,经查,目前佛祖岭街已有部分荒地设置为共享菜园,但大多数荒地要考察其土地性质及是否卖出,后期将持续推进。2025年8月25日,10时48分、14时38分、15时10分,佛祖岭街工作人员多次通过电话18302719739联系您,您均未接听电话(详情请见三次未接通电话截图),因您信息保密,无法发送信息,特在系统上告知办理结果。 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经办单位:佛祖岭街)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