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航天产业基地(新洲)发展建议

武汉通2025-07-30  102

武汉留言板:一、双柳航天基地教育资源问题。 当前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供给与入驻企业众多、新兴产业发展宣传不符,原航天基地学校九年义务改高中,本应立即开建新学校,稳定资源供给,遗憾的是一再以人口不足为由,错过发展时间,甚至一部分本地拆迁人口本可就近安置,因资源供给问题,区域人口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外流。 建议: 1、当务之急应尽快开工建设九年一贯制新学校,争取2026-2027年投入使用,只有快速开工才能稳定预期,缓解原住人口进一步流失。 2、积极规划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将双柳其他学校规划合并至新学校或教育集团,增强现有教育资源吸引力,同时避免新学校投入时生源不足。 3、新学校建成整合前,既有学校积极引入市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提前做好教育资源优化,增强人口发展配套资源,防止人口外流,避免整个区域因为新学校建设滞后而发展停滞。 二、双柳航天基地产业发展问题。 航天基地已入驻武船、航天科工、金马游乐、粮食基地等优质企业,目前整体产业布局仍未形成规模,离航天基地发展预期目标尚有不少差距。 建议: 1、长江两岸仍存在天然交通屏障,可利用攻克交通瓶颈的契机,建立两岸低空航线试点,着力打造以长江沿岸无人机、飞行汽车等低空物流、通勤观光试点线路。 2、持续发展航空航天的同时,引入低空技术企业,积极拓展、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拓展双柳航天基地产业布局。 三、双柳航天基地交通发展问题。 近年航天基地道路建设发展较好,星谷大道高标准建成投入,充分提升了区域交通条件,但公交车开行等公共交通配套仍不足,武黄铁路市域化无实质方案,区域交通生活极为不便。 建议: 1、研究在星谷大道固定线路开行小型自动巴士或引入萝卜快跑等无人驾驶出租车,弥补航天基地内外部交通衔接不足,同时打造双柳航天基地未来之城。 2、武黄铁路目前运能有较大剩余,线路原设计为货运线路,市域化改造及运营成本大,可研究开行有轨电车可行性,不新建市域化改造大型候车、进出站等站房设备设施,采用定制专门车型、固定上下车地点配备辅助设施、车上售检票等灵活方案,充分利用富余运能的同时,积极培育通勤观光客流,为后续市域化提供客流及技术支撑。 3、目前航天基地对外水路客运基础设施陈旧、配套落后、班次单一,光谷长江大桥建成尚需时日,充分利用“临江靠江,有水用水”的沿江优势,适度超前研究沿江两岸码头、泊点及规划线路,结合观光、通勤线路对客运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结合航天基地内外部整体交通规划做好公交、自驾等接驳、设施配套。
官方回复: 尊敬的市民:您好!您向市民热线·武汉城市留言板反映的诉求收到,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经查,关于教育相关问题,根据《武汉市中小学布局规划(2023-2035年)及近期建设规划》,航天产业基地东部已建成区域内,共规划新建4所中小学,目前已建成投用1所高中,即新洲一中航天校区(原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33班。2025年计划启动航天城第一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选址位于双柳武船二路以西、航天北路以南,规模48班,目前正在办理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意见,计划2026年开工,2028年完工。新洲区高度重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对于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一直在同省市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并积极争取武黄高铁市域化项目,但是区本级没有轨道交通的规划审批等相关权限。现了解情况,新洲区正在积极会同江北铁路公司对接国铁集团,共同争取将江北铁路市域化改造纳入新一轮铁路规划,并进一步深化完成前期工作。光谷长江大桥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目前已进行高速公路纳规、两岸接线方案研究、跨江段主桥方案等研究工作。2025年7月16日 10点52分 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通过电话(027-86920072)向您反馈办理情况,您已知晓办理结果。 感谢您的监督与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