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夏区青龙山下一处被精心打造的绿色驿站——“青龙山下”绿色驿站中心站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市民休闲游赏、科普培训和园艺交流的新去处。这一创意设计改造项目不仅为闲置建筑物赋予了新生,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的平台。

“青龙山下”绿色驿站位于熊廷弼公园停车场旁,原本是一座废弃的公园管理房。经过改造,这座建筑焕然一新,变身为集休闲游赏、科普培训、园艺交流和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共享花园。驿站内设有植物课堂、绿化养护知识展示区、植物寄养区和交流活动区等,为市民提供了“植绿”“识绿”“养绿”“赏绿”“换绿”“医绿”“购绿”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除了“青龙山下”绿色驿站,江夏区还在社区里推广了绿色驿站的建设。在鸿发世纪城小区,居民们充分利用13栋门前的架空层空间,打造了一个900平方米的绿色驿站。这个驿站由室内和室外两部分组成,划分出花卉种植区、菜园种植区、认养展示区和交流活动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通过木栅栏、景观小品等装饰,驿站呈现出一片田园风光,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学习园艺知识的好去处。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绿色驿站,小区的居民们自发组建了绿色驿站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定期施肥、除草、灌溉,确保驿站内的绿植常青。同时,他们还制定了驿站公约,规范了绿植维护工作,建立了护绿长效机制。

随着绿色驿站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参与到种花养花的活动中来。在社区的指导下,居民们建立了绿色驿站微信群,通过线上分享养花知识、交流护花心得,不仅解决了养花护花方面的难题,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

在江夏世纪广场园林养护中心旁,一处原本不起眼的废弃仓库如今也华丽转身为备受瞩目的绿色驿站。走进绿色驿站,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鲜花店中。曾经废弃的仓库经过精心改造,变成了设置了植物展示区、园艺工具展示区、交流休憩区等多个功能区的绿色驿站,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与趣味。

除了能欣赏花草,绿色驿站还提供专业的绿化技术指导、家庭园艺新资材展示、植物医生植物互换、自然教育课堂等免费便民服务,居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种植养护知识,还可以将自己家中养不好的花寄养于此。
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剑表示,绿色驿站已经成为引领绿色生活方式的新平台,同时也是提升社区文明创建的新窗口。通过构建线上服务平台,打破空间限制,拓展驿站功能,江夏区正不断充实园林专家队伍,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绿色驿站的运维管理,让绿色生态理念不断向基层延伸,实现绿色服务零距离。
在绿色驿站的创建过程中,江夏区始终坚持“整街推进、分级分类、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发动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共同参与。通过寻找闲置土地,结合空间环境特征,将原本的“荒地”逐渐转化为“宝地”,打造出宜人的绿色空间。
截止目前,江夏区园林和林业局新建、改造共10处绿色驿站,后续将继续推进绿色驿站的建设和管理,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绿色生态带来的福祉,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的生态城市。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