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转发!事关基层减负

武汉通2024-09-02  129

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精神和严的要求,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抓落实上。”各级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念好“减、实、改”三字诀,助力基层减负精准破题,实现基层减负“一子落”,基层治理“满盘活”。

以“减”促效,轻装上阵,牵牢源头治理“牛鼻子”。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阵地,只有切实激活基层的“肌体活力”,才能高效抓实民生福祉。基层减负,减掉的是“无用功”“重复功”,具体而言,减“文”、减“会”、减“报”、减“查”、减“痕”,都是“瘦身”“去脂”的关键环节,这些痛点、难点、堵点,表象在基层、根子在上面。“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要在源头治理上务实功,必须上下联动、综合施策,将原本分散的“千条线”织成协同高效的“一张网”。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带头改、带头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结合起来,按照全局所需、部门所为、基层所能,在安排部署、创新机制、跟踪落实等方面综合施策,形成同向发力、共同答题的治理合力。

以“改”赋能,治本深化,激活改革创新“强引擎”。基层减负不仅是表面功夫上的“减”——减少材料、表格、会议和督查检查的负担,更是深入肌理的“变”——变革基层工作生态,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制度创新、资源下沉、服务优化等方式,推动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要想将减负落在实处,需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强化自上而下的政策引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减负政策连贯、一致,坚决杜绝决策“乱画饼”、政策“翻烧饼”;另一方面,要深化自下而上的需求反馈,以民声把脉,精准捕捉基层“文山会海”“大考小考”“前调后调”等“扎心痛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靶向纠治、深化改革。同时,也要不断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使减负措施更加有的放矢、见行见效,确保真减负、减真负。
以“实”强基,务求实效,提升狠抓落实“执行力”。“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基层减负涉及方方面面,面对“层层加码”“数字政绩”“过度留痕”等沉疴顽疾,“实”字不仅是破冰前行的利器,更是筑牢根基的基石。我们必须压实“减”的责任、落实“减”的举措、巩固“减”的成果,坚持抓“常”、抓“长”、抓“细”,下大力气、狠功夫破除“上热下盼中梗阻”问题,打通各级组织谋发展、抓落实的“节节阻碍”。通过一级做给一级看、抓好本级带下级的方式,化“形式”为“行事”,久久为功、绵绵发力,把钉子钉实钉牢。如此方能让更多“愿为”“敢为”的基层干部能甩开手、迈开腿,在实打实的群众工作中“练练身手”,在硬碰硬的棘手难题中“展展拳脚”,进一步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劲头与活力。
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越是担子重,越要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为基层减负,为实干加分。只要不断激发基层蓬勃活力,抓落实、谋发展、惠民生,就一定能凝聚起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