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区立足滨江滨水禀赋 做实绿色发展文章

武汉通 2023-01-28   134

大江金岸。 任勇 摄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市民在江滩慢跑。

每晚,家住胜利街的赵先生都会到江滩慢跑,对他来说,这是难得的慢生活时光。“我从小到大一直住在江边,这些年眼见着江滩岸线越来越长,‘颜值’越来越高。水清了,岸绿了,飞鸟虫鱼也逐渐多起来,江岸的生态越来越好了。”

汉口之心、美好江岸,因岸得名,因岸而兴。独具特色的江滩岸线与沿江历史建筑群为江岸区造就了独特的标志性空间景观,成为展现武汉市国际大都会形象的重要名片。

近年来,江岸区国考断面朱家河口、堤角水厂水源地、长江江岸段考核断面(天兴洲北)、塔子湖和鲩子湖等水体状况稳定,水质提升明显,达标水体明显增多,滨江滨水环境禀赋独特。

这些得益于江岸区数年来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攻坚的成果。

开展排口整治建档。对实际排污口进行命名编码,对非排口进行认定,完成排口监测、溯源、编号、竖牌任务,精准编制“排口地图”,建立“一口一策”“一口一档”管理机制,按时完成生态环境部下发的长江入河排污口的核查和溯源工作,为持续科学合理地治理水体、控制水体质量做好铺垫。

补齐治污短板弱项。持续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新建一批污水管网,积极推进雨污分流,解决管网混错接问题,打通“毛细血管”,全面提升管网、港渠疏捞标准,实施常态化清淤,降低河湖内源污染负荷。

实施岸线整治工程。围绕“长江主轴”核心区建设,对水域岸线界桩范围内的岸线侵占行为开展清理整治,加强港口清理整合,治理非法码头和非法采砂。对幸福二路明渠等渠道采取水生态修复、生态补水等措施,增强港渠自净能力,巩固治理效果。实施河湖岸线综合整治,两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进沿江岸线治理,优化长江生态环境。江滩四期百亩花海,满目缤纷,府河郊野公园生态景致,自然清新,生态绿城张显江岸魅力、文化底蕴。

【生态数读】

2021年,江岸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1.4%,PM10平均浓度为59.5微克/立方米,PM2.5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NO2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

2021年,江岸区开展了7个河(湖)断面的水质监测,1个为Ⅱ类水质,4个为Ⅲ类水质,2个为Ⅳ类水质,水质优良(Ⅲ类及以上)的断面比例保持稳定。6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