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浅的城中湖,以前都看不见湖里有什么,哪像现在这么清澈透亮。”家住万松园的王大爷每天早上都会来西北湖边打太极,去年,他亲眼见证了西湖由“浊”变“清”。
江汉区西湖和北湖就是平常所说的西北湖,武汉市166个湖泊保护规划包含了西湖与北湖,其中西湖水面面积约5万平方米,岸线长1000米,常年平均水深约2米。
近三年,西湖水质虽然稳定在地表水IV类,但因水生态系统结构不合理,湖内水生植物不足,且鱼类品种单一、密度过高,鱼类活动经常搅动底泥,导致西湖透明度低,长期处于“浊水态”,市民感观效果较差。
“西湖的治理难点在于作为中心城区的景观湖,没有与外界水体连通交换,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受外界干扰较大。”江汉分局负责人介绍,2021年4月,江岸区开始对西湖进行湖泊综合治理。“在治理期间我们发现,湖底除了砂石、淤泥,还清理打捞出数以千计的啤酒瓶与共享单车。”
因西湖靠近西北湖路一侧有大量餐饮店面,岸坡较陡没有缓冲,再加上该地段夜晚食客较多,导致不少啤酒瓶、共享单车“误入”西湖。现阶段,西湖的外源污染已全面截断。
切断外部因素后,还得从湖泊自身下手。江汉区先使用生物菌剂提升水体透明度。随后进行水草种植,在种植初期,必须先以黑藻作为“冲锋”,稳定水质,其后在深水区种植马来眼子菜,其他区域则种植根系发达的苦草,降低水生动物活动带来的再悬浮概率。
“西湖种植苦草约4.2万平方米、黑藻5000平方米、马来眼子菜3000平方米,种植挺水植物约300平方米。”负责人表示,后期还将逐步清除湖内的黑藻植被,避免其浮水植物生长较快遮挡阳光,降低湖内沉水植被的光合作用,打乱湖内动态平衡。
目前,西湖水体透明度较以前有明显提升,日常卫生养护工作已有固定专班进行管理,对湖面上的断草、枯叶进行打捞。负责人表示,后期待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后将恢复湖泊正常水位,还会投放掠食性鱼类,重建与优化西湖食物网结构。
策划: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汉区分局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撰文:张海波 谢晓华 杨丝涵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