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践行““双碳””战略 发力碳金融
在武昌区中北路青鱼嘴地铁站G出口,中碳登大厦拔地而起。中碳登大厦是武昌重点打造的碳金融聚集楼宇,规划引进和培育一批碳金融企业,形成碳金融集聚区。
2021年5月,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中碳登)落户武昌。截至今年9月9日,“中碳登”累计成交1.95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达85.59亿元;累计清算共计5.67万笔业务,清算金额达171.19亿元。
“中碳登”落户一年来,武昌全面发力,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高位推进碳金融集聚区建设,一座现代“金融之城”呼之欲出。以碳金融为代表的绿色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在武昌“鸣锣开市”,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正式上线交易。武昌区以“中碳登”落户为契机,建设华中金融城金融集聚区,为生态建设和双碳战略实施提供金融要素支撑。
此前,武汉市已出台“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支持以武昌区为核心承载区打造碳金融集聚区,培育发展碳金融市场机构。方案明确,支持发挥中碳登大厦产业聚集功能,吸引和培育碳金融产业链中介服务机构、低碳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等入驻;支持武昌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引导促进更多资金流向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金融、转型金融领域。
今年6月,武汉市双碳产业暨碳金融研究院在武昌揭牌,该区力争在2023年前建成碳金融产业链基本完备的碳金融产业体系,到2025年建成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开放度的全国碳金融集聚区,形成具有活力的碳金融产业经济。
与此同时,武昌区政府与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分行等机构签署《金融机构支持全国气候投融资发展合作协议》。这些金融机构表示,将在气候投融资标准、碳金融创新等方面开启一系列探索,支持武昌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
2022年8月10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委根据各省份推荐情况,综合考虑工作基础、实施意愿和推广示范效果等因素,确定并发布了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武昌区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位列其中。
未来,武昌区将探索打造气候投融资的样板,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促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 整治水源地码头 修复长江滩地生态
武昌区高度重视长江大保护,全面施行流域河湖长制,落实水岸同治、流域共治。先后完成余家头、平湖门2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及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工作,先后依法拆除辖区余家头和平湖门两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码头20余个,有力保障了市民饮用水环境安全。长江武昌段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武昌余家头江滩水域资源丰沛,历来是水陆码头首选地。余家头水厂始建于1980年,供水范围为武昌、洪山、青山、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等部分区域,供水面积约56.4平方公里,可供110多万人饮水。然而,在建设余家头水厂之前这里就设立了多个船厂、港口、码头和砂场,还有水上渔家、捕鱼扳罾、畜牧养殖、圈地种菜等等,生产和生活污染成为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重大隐患。
为此,武昌区动员各方力量,协调码头搬迁,先后开展5次大型综合执法,出动近千人次执法人员,清除菜地20处8365平方米,收缴拆除捕鱼扳罾渔具19件,拆除违法建筑4600平方米。
配合余家头水源地整治,区政府投资建设临江大道(铁机路—罗家港)工程,打通武昌临江大道“最后一公里”。此外,结合堤防改造,开工建设余家头江滩生态公园,修复长江滩地自然生态,还市民一个宁静和谐的休闲娱乐场所。
与余家头水源地的情况类似。2020年9月15日下午,随着几声汽笛鸣响,始建于1980年的武汉长江沙鸥植物油有限公司趸船顺利起锚,迁出平湖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此举标志着平湖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生产性码头趸船彻底清零。
【生态数读】
2021年武昌区辖区6个湖泊水质全部达到环境功能区目标,紫阳湖入选武汉市“美丽河湖”,内沙湖、晒湖、四美塘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完成余家头、平湖门2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及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工作,长江武昌段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2021年,武昌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7天,优良率76.3%,优良率较2013年提升了34.7个百分点。PM10、PM2.5年均浓度58μg/m3、36μg/m3,分别较2013年下降了55.0%、60.4%。2022年上半年,武昌区在全市改善空气质量综合考核中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五年来,新增绿道35公里,林荫道40公里,公园和街头游园增至116个,园林绿化质量和品位全面提升。
2022年,武昌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成为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之一。近三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9.2%。
截至2022年9月9日,“中碳登”累计成交1.95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达85.59亿元;累计清算共计5.67万笔业务,清算金额达171.19亿元。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