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立区”战略为核心 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水平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武汉通 2023-01-28   149

江夏区环保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以“生态立区”战略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以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三大战役”为重点,从源头抓起,从基础工作做起,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等各项工作,狠抓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和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不断提升环保工作水平,不断推动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 实施污染防治行动,深化环境污染治理

江夏区加大投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近五年来,“清水入江”、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集镇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运营。强化专项治理,“三非三网”整治全面完成,畜禽退养、退渔还湖效果明显。“一江两湖”禁捕水域渔民渔船全部上岸,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全部完成。梁子湖水质逐步恢复至Ⅱ类,各主要功能湖泊水质保持优良,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湖泊全部消除。藏龙岛和安山2个湿地公园喜获“国字号”招牌。江夏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大气治理持续推进。2021年,统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明确区内各单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分工,指导审核7家重点行业企业重污染天气环保绩效提级;完成20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厂一策”及7类重点行业(79家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一行一策”编制工作,切实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效果;完成12个街道小型空气质量站的安装工作等。2020年,组织全区82家重点企业现场学习填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保重污染天气期间空气质量达标;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开展用车大户入户抽检工作等。

水环境治理继续加强。2021年,对江夏区34条河流的2533个入河排口进行排查,形成成果资料;完成集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实施江夏区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的标识牌设立及隔离网建设项目;完成2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和2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实现全覆盖。在4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设立一、二级保护区的标识牌和隔离网;实施龙床矶饮用水源保护区湿地水质提升净化工程等。

土壤治理逐步深化。近年,根据国家和省统一部署,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详查成果应用。督促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落实《湖北省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暂行)》,制订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推进建设用地污染地块联动监管,完成武汉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调查核算项目。对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变更前按照规定组织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 强化环境监管执法,切实保障环境安全

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底线,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开展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专项检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专项检查、涉江河湖泊工业企业专项检查、环境污染防治设施专项检查、燃煤锅炉整治情况复查等专项检查,及时回应群众环境诉求,认真受理各类反映环境问题的投诉件。

今年以来,共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1504人(次),检查排污企业756家(次),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并督促企业立行立改。开展工业废气违法排污执法检查,共检查印刷包装、工业喷涂类涉VOCs排放重点企业30家,立案查处涉VOCs违法排污企业4家,对辖区8家生物质锅炉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开展涉水企业环保执法检查,检查相关企业81家(次);开展固废(危废)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企业53家;开展“散乱污”专项整治执法活动,按照“关停取缔、升级改造、整合搬迁”分类实施综合整治;开展长江入河排口排查整治工作,配合上级部门持续开展96个排污口整治工作,组织开展验收、巡查、检测。

■ 扎实开展环境监测

及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紧扣网格化监测,认真开展污染源监测、环境污染纠纷监测等,做好辖区内环境空气,水、噪声和污染源监测工作,及时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好环境质量网络监测,做好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公开。

完成饮用水源地评估和信息上报工作,定期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对169个入河排口进行溯源,对21个排口开展了监测,对51个排口竖立标志牌。对列入市“三清办”要求整治的119个入湖排口进行巡查。

近年,紧扣网格化监测,完成辖区内环境空气、降水、地表水、县级和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噪声和污染源监测工作,每年获得有效监测数据万个以上,及时编写环境质量监测报告、简报,分析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状况、变化的幅度及变化原因,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长江流域跨界水质目标考核的决策部署,完成江夏区范围内长江流域干流及支流三个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

2021年,在梁子湖8条主要入湖港渠安装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提升监控管理能力;建成长江龙床矶水源地上游二级保护区水质预警自动监测站并投入使用,为保障龙床矶水源地水质安全提供水质变化预警。

2019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及清查建库成果,将全区1604家工业污染源、501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51处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家14台非工业企业单位锅炉及18处市政入河排污口纳入普查范围。

策划: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江夏区分局 长江日报生态传播中心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武汉便民
最新回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