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的野鸭游过后官湖碧波山庄段湖面,留下一道道水波,岸边的芦苇、美人蕉高低错落,宛如一幅生机盎然的水乡画卷。这是位于武汉经开区后官湖碧波山庄段水域,经退垸还湖治理,臭气熏天的围堰鱼塘变成了清新宜人的城中美景。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水污染防治为举措,全力打赢水环境治理攻坚战。目前,武汉经开区15个劣V类湖泊全部摘帽。
武汉经开区境内湖泊众多,26个湖泊被列入市级保护名录。2017年11月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区26个湖泊中,水质为劣V类湖泊有16个,水环境不容乐观。
“湖泊是武汉经开区最宝贵的资源,必须尽快启动26个湖泊的治理工作,‘化水患为水利造福于民’。”2018年8月,武汉经开区正式打响湖泊治污攻坚战,投资57亿元,全面启动全区26个湖泊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治水必须先控源截污。市生态环境局武汉经开区分局与相关部门联动执法,对湖泊周边错接混排、乱排乱放的单位等进行整改,对违规排放污水的小企业、小作坊进行整治。加快取缔湖泊渔业养殖、湖岸种菜等活动,保证湖泊岸线清洁。
同时,按照“一湖一策”的要求,对全区重点湖泊实施治理。采用“控源减污、基础生物改善、生态修复和重建、优化群落结构”等技术措施对湖泊水生态进行修复。通过实施调水、湿地修复、人工湿地、水生系统净化、生态浮床等措施,使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明显改善。开展景观绿化、绿道及附属工程建设,充分发挥水体景观功能。
截至目前,26个湖泊治理工作均已完成工程措施,进入长效管控阶段。26个湖泊已全面消除劣V类。
【生态数读】
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汉南区)已获命名的省级生态乡镇占比达50%。
经系统整治,武汉经开区全区26个湖泊已无劣V类湖泊。
近年来,通过专项战役治理长江流域水环境,推动水生态向好发展。2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企业完成整改治理,26处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清退港口岸线2700余米。
武汉经开区334个长江入河排口已完成分类、命名、编码、溯源、立标工作,编制完成“一口一策”“一口一档”,于2022年1月通过专家评审验收。
武汉经开区776个湖泊入湖排口已完成排查、分类、编码、溯源与部分整治工作。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