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来,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在武汉经开区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这个工作核心,全力打好四水共治、污染防治、长江大保护三个攻坚战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切实履职尽责,全面提升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14个专项战役治理长江水环境
武汉经开区长江岸线达72公里,占武汉长江左岸的50%。狠抓长江大保护,守护好一江清水,武汉经开区笃行不怠,奋勇争先。
为抓好长江大保护工作,2018年,武汉经开区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武汉经开区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的14个专项战役分别为: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黑臭水体整治、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整治、整治非法采砂、防控船舶污染、长江经开汉南段港口岸线资源清理整顿、长江两岸造林绿化、饮用水水源地隐患整治、严厉打击企业非法排污、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
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14个专项战役治理长江流域水环境,推动水生态向好发展,成果累累:区内28家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企业完成整改;纱帽排水明渠、汤山渠、万家湖3处黑臭水体整治效果“长治久清”;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农业废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治理26处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清退港口岸线2700余米;联合执法打击非法采砂,“编号标牌”建档造册,全域监控,全程监管;防控船舶和港口污染,安装“四桶一牌”、生活污水和油污水收集装置;合规、高效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严格岸线审批,建设绿色港口等。
■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武汉经开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部署,实现了生态经济规模质量双提升,民生福祉全面改善,宜居环境焕然一新,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生态之城从理想变为现实。
创建工作实行工作调度联席会议制度。创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创建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部署。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充分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文体节目,不断提高公众对生态区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共同创建的良好氛围。
今年以来,创建成效明显:深化改革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加大攻坚力度,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严守生态底线,生态系统修复有序开展;改善城镇品质,美丽宜居环境不断提升;开展全民行动,绿色低碳文化得到新普及。
■ 精简审批事项服务生态环境管理
近日,在武汉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下称“分局”)上门帮扶下,武汉航道船厂修造船和舾装码头项目实现了尽快落地,企业负责人充满感激。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针对企业项目情况, 分局依照区域统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政策,给予简化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规划相符性分析等评价内容的支持。在分局的帮扶下,武汉航道船厂快速完成项目落地,并承诺今后将加强企业环境管理,确保长江航道生态环境的安全。
分局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辖区企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精简环境审批事项,落实“一网通办”,针对生态环境业务事项,编制“一件事”清单,实行帮代办服务。
当好生态环境“店小二”,持续优化环境领域营商环境,推动全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保证重大项目建设,分局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和产业园区管理办公室,收集武汉经开区重大项目信息,建立完善的调度制度。通过建立项目清单,进一步优化流程、压缩时间,加快推进项目环评审批进度,通过“代收转办”等方式拓展审批渠道,并对重大项目实行环评动态管理和专人帮扶。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