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草把龙灯因采用稻草扎制而得名,形成历史久远。据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楚地最早舞草把龙灯见于汉代,盛行于唐,历代相沿承袭。清光绪五年(1879年)《潜江县志》风俗篇记载中有草龙图,并附有对草龙的描述。其中心区域包括龙湾、熊口、张金、老新镇以及潜江市南部的水网湖区(水稻产区)。
潜江草把龙灯是长江中下游楚人崇龙、尊龙意识及后世民间多神信仰(主要是佛、道)复合作用的产物。同时,它也是长江中游悠久的稻作文化标志性的民间文化现象。草把龙灯具有显著的民俗特征、楚文化遗存的祭祀性特征和民间手工艺造型艺术特征,并兼有民舞和民乐的艺术成分,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和传承实用价值。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