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彩稻田在晚上亮起灯,又是一番新景色。

回乡能人李劲松(中)查看稻田。
夏日的骄阳下,青青稻田中,用五彩稻谷描绘出的“喜迎二十大”、梵高的《星空》、小猪佩奇等图案,随着阵阵微风荡漾起伏……8月16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黄陂罗汉寺街道研子村,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美丽的田园新景象。
■ 十年磨一剑 黄陂长出2000亩“会发光”稻田
“我们研子村的五彩稻田火了。”刚一见面,研子村“两委”成员刘松就兴奋地说。8月13日,研子村“木兰栖塘”五彩稻田正式对外开放,连日来,“黄陂有处会发光的稻田”的消息,迅速在下乡市民和周边村民中传播开来。
白天加黑夜,研子村为兴致勃勃前来打卡的游客们,提供了一部灵气十足的田园风情大赏。
沿小山丘蜿蜒而上,站到近30米高的观景台上,稻田的风光尽收眼底。红色、黄色、紫色、绿色、蓝色……丰富的色彩以大地为画布,经过能工巧匠的匠心安排,交织排列,组成了让人赞叹的艺术作品。沿着稻田画的走势,一条条灯带轻巧地贯穿其间,到了夜晚,灯带开启,五彩稻田里又成了另一番璀璨景象。
虽然烈日当空,一群群村民仍在稻田里忙得不亦乐乎。指着其中一位穿着黑色T恤的背影,刘松介绍,他就是村里的回乡能人李劲松,“五彩稻田”就是李劲松返乡投资,带领村民们一起打造的。
站在稻田里,嗅着稻浪香,49岁的李劲松汗流浃背,但心情却很舒畅。“回乡创业了。”李劲松笑着说,累的时候,只要想到这五个字,他就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干劲。
在外事业有成的李劲松,对自己的家乡始终有一份牵挂。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劲松得知一家公司流转了家乡罗汉寺街道研子村周边近2000亩土地,出于想为家乡做点事的想法,他收购了那家公司,然而,流转来的土地究竟用来干什么,他并没有想好。
“十年磨来个好产业。”李劲松介绍,自己先后换了7家专业公司对土地进行产业规划设计,设计费花了大几百万,最后选定了“五彩农田”项目。“我希望创新一种能保障粮食安全的农旅融合新模式,让‘稻田’既是景观,可赏;又是粮仓,可食。”
■ 天然细雕琢 稻田作画绘出美好丰收景
“要在田里种出一幅幅画,工作量可不小,一块稻田画的投入就要几十万元。”
李劲松介绍,他专门从河南引进稻田画团队,设计好图案后,要先在田里进行定位,计划好各种颜色的稻种需要多少,然后挑选稻种进行育苗,把苗培育到两尺多高时,颜色也出来了,就可以种到地里了。“这个不能用机械来种,需要人工根据定位,把不同颜色的稻种一一种到位才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有没成活的苗,还要进行补种、调整,才能有后期一幅幅美丽的田园画。
有游客以为彩色稻田的颜色,是把不同的颜色刷在稻秆上形成的。李劲松介绍,所有色彩,是不同的大米品种展现出的天然稻秆颜色,完全没有“雕饰”。这也是五彩稻田的“用心”之处,最美的稻田风景后,村民们将迎来丰收的季节,每一块稻田收获的,都应该是优质大米。
因此,在武汉市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李劲松对大米品种的选择尤其重视。“除了五彩大米,这两年我们主要种植的是控糖大米和奶香大米,这两种大米也将是我们后期的核心农产品,目前正在申请绿色产品认证。”李劲松说,“这两年收获的大米,没有进行销售,除了自家吃之外,都送给亲朋好友试吃了,反响很不错。”
从去年开始,园区的田地就开始了油稻轮作模式,5月到10月种植水稻,11月到次年4月则种植油菜,每一季种植都由专业团队设计图案,形成春看七彩油菜,夏、秋看五彩稻田的长年景观,地块的收益也更高。
■ 夜游新地标 “白+黑”模式释放发展红利
戴着遮阳帽,村民张玉珍正在仔细拔除田里的杂草。2020年五彩稻田项目开工以来,张玉珍在田里帮着除草、种草皮、油菜,每年打工收入都过万元,越来越多的周边村民们也开始享受到项目带来的“红利”。
刘松介绍,木兰栖塘“五彩稻田”项目,西邻木兰生态旅游区主通道木兰大道,东扼黄陂区母亲河滠水河,面积近2000亩。园区已经建成的景观包括五彩稻田画、华中最大的人工瀑布、栖塘沙滩等,每年春天,还有七彩油菜和大片的紫樱花海,美不胜收。
项目要发展,需要长期用工,都是优先选择附近村民,尤其是家里有困难的村民,每天的工资基本在100元左右,劳动强度大的、技术含量高的,工资会更高。五彩稻田项目的用工量有上万人次,解决了大量村民的就业问题。“之前在外打工的村民,有脑子转得快的,看到景区建好了,纷纷返乡开起了农家乐和民宿。”
研子村也成了年轻人创业放飞梦想的地方。毕业于文华学院的24岁大学生范劲伟,和三个合伙人一起,租赁栖塘沙滩,打造绿色营地项目,“我们打造了露营派对、光影奇幻秀、国潮电音节,希望研子村能成为武汉靓丽的夜游新地标”。
李劲松介绍,研子村将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引入创新创业团队,用“白+黑”的模式释放更多发展红利。产业发展的目标不仅是打造一个网红景区,而是“前店后厂”的优质水稻产区。以“五彩水稻”种植为示范窗口,增强市民对研子村水稻种植环境、生长状态、产品品质的了解。“项目目前规划用地2000亩,我们希望能早日打响优质大米品牌,流转周边更多土地,带领村民们走上水稻种植农旅融合的致富路。”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