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欢乐谷,“嫦娥”来到“水中月”旁与游客合影。

情洒大江边。
9月10日,当中秋节遇上教师节,一幅幅充满浓情蜜意的画面在江城各大景点悄然上演。水中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人们在佳节快乐出游,甜蜜与感恩两种情愫在空气中弥漫。

东湖凌波门,学生给老师献花,老师为学生跳水戏水伴奏。
■ 东湖
听涛景区“上新” 夜游模式首次亮相
中秋佳节,东湖听涛景区全面焕新,市民游客的中秋小长假计划新增了全新的湖畔慢时光“体验套餐”。据了解,该改造工程从去年10月起开始推进,为东湖听涛景区开展建园以来最大规模的景观提升工程。
俯视东湖听涛景区可见,整片园区犹如一座半岛横卧东湖畔,“面向大湖一侧的7公里景区南岸全线均有变化”。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湖听涛景区景观提升项目负责人石硕介绍,东湖听涛景区此次提升工程围绕“一岸听涛绿道”和“一脉人文绿道”开展,其中湖岸线改造为重要一环。
靠近长天楼一侧,水杉林汇集成长条状的森林带,林中特设两条木质生态栈道供游客穿梭。再往西侧徜徉,听涛泳场附近的湖岸线已由曾经的硬质驳岸蜕变为叠石垒筑的生态驳岸。叠石生态驳岸旁的草坪上,一排依地势而建的木质躺椅得到许多游客喜爱。“从过去的观景模式切换为度假模式,明显感觉融入了大自然,游玩体验感增强了。”家住周边的市民王丹枫说。
如今徜徉屈子文化园,你能闻到从《楚辞》中飘来的20多种宿根花卉等草本植物的阵阵芳草香,如薜荔、蕙兰、菖蒲、艾草等等,带游客沉浸式感受屈原笔下植物之意象。景区改造中重点将行吟阁靠近主湖一侧增设宽敞慢游步道,目的就是让游客漫步其上,能联想到屈原行吟泽畔的场景。
焕然一新的德佑剧场整体为琴键环绕设计,从天空俯瞰犹如一串音符萦绕在绿茵草地旁,未来此地将开展各类艺术文化活动。不远处湖畔的九女墩公园木质栈道掩映在清凉的林中,宽敞的平台上游人漫步享受湖风吹拂。
夜游模式首次亮相。白天的屈子文化园四周《楚辞》气氛十足,入夜后,此地的林荫主轴则成为光影互动长廊,五种主题光影秀轮番上演。游客可与光影互动,走过长廊时光影中的荷花逐一绽放,粽子跳跃其上,体验感十足。不远处的异国风情园内,停泊在内湖的帆船上则会上演《天问》等主题灯光秀。位于长天楼附近的水杉林在夜晚还将变化“梦幻仙踪”,在光影的映衬下,林中、树上似点点萤火虫飞舞。细心的游客会发现,东湖听涛景区沿湖岸线上新增了不少圆形、南瓜形、月牙形的线框雕塑,夜间可随音乐变动光影,为游客增添打卡趣味。
据悉,园区内四处智慧驿站也将于近期开放,其中两处可体验沉浸式光影科普互动,分别位于屈子文化园及寓言园内。

武汉市盲童学校教师姚婧灵在长江日报“可视电台”现场献唱。
■ 长江日报“可视电台”
冯翔等音乐人游轮上 歌唱武汉感恩老师
9月10日晚,长江日报“可视电台”教师节·中秋节专场以长江灯光秀为幕布,首次引入“移动式”音乐会,展开一场江面上的音乐奇幻漂流,也由此打开“武汉音乐地图”的重要一站。音乐人从王家巷码头登上“君旅号”游轮,在二楼甲板纵情放歌,歌唱武汉,歌唱团圆,歌唱天下所有的老师。
皓月当空,光影璀璨,迎着微风,游轮缓缓前进,从金灿灿的武汉长江大桥、橘红色的鹦鹉洲长江大桥下穿过,将黄鹤楼、龟山电视塔等地标景点尽收眼底,让人油然而生“人在画中游”。
武汉民谣创作人、“武汉音乐地图”发起人冯翔曾于2020年中秋节在长江之上参加央视的直播。10日晚,他再次唱响由他作曲的《中秋月》。当游轮途经汉阳门时,冯翔弹唱他的成名作《汉阳门花园》,指着汉阳门的方向,跟网友介绍“这就是我歌里的汉阳门”。
同样热爱武汉的陈恳为这座城市创作《老码头》,当晚是他首次演绎这首原创歌曲。陈恳目前在武汉汉剧院工作,从一名“老生”到现在参与新创剧目的唱腔设计。在《老码头》的副歌部分,陈恳融入了汉腔,“我会一直写下去,写武汉的故事,写专属于武汉的歌”。
曾参演音乐剧《音乐之声》的姚婧灵是一名“00后”,目前她已入职武汉市盲童学校,她带来励志、正能量的歌曲《最美的太阳》。同样从事教师工作的还有“95后”音乐博主甲鱼,她以一首《我的美丽》来感谢所有老师的辛勤付出,并祝老师们“桃李满天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100克拉乐队唱起《但愿人长久》,以古典唯美的旋律配上高悬明月,以及两江四岸25公里水岸线的长江灯光秀,绘就“花好月圆人团圆”的动人画卷。100克拉乐队成立于2008年,目前由主唱严子诚,键盘手何涛,吉他手时铭泽、卢祝海组成,严子诚去年中秋佳节曾和长江日报“可视电台”一起在黄鹤楼庆中秋。长江日报“可视电台”的老朋友、武汉资深音乐人余永黎现场弹唱原创歌曲《在路上》以及《弯弯的月亮》,“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中南民族大学师生们和民警一起做月饼庆双节。
■ 中南民族大学警务站
民警大学生 一起做月饼学反诈
“日进斗金,月入百万,你动心吗?”“一顿操作猛如虎,亏得只剩两毛五!”9月9日,一场反诈脱口秀在中南民族大学警务站内举行,东新公安分局反诈青年突击队成员陈婷用幽默风趣的段子和令人深省的案例,牢牢抓住了现场师生的目光。她用“反诈灵魂八问”告诫大家,不要掉入骗子设好的陷阱,面对诱惑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当天下午,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中南民族大学夏清良警务站内,壮族、瑶族、白族、回族、土家族、独龙族等10余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师生,与社区民警罗浩、青年民警陈婷围坐在一起迎中秋庆双节。陈婷用平时积累的反诈素材,精心准备了一场5分钟的“反诈脱口秀”,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行反诈宣传。
为了吸引年轻人的目光,东新公安将反诈宣传做成文创产品,反诈青年突击队员的卡通头像都印在湿纸巾、口罩袋、充电插头等宣传品上,眼尖的大学生们一眼认出。“陈姐姐,这些反诈纪念品上的漫画人物是照着你们的样子画的吗?真好看!”来自独龙族的女大学生匡蓉,拿起摆放在桌上的反诈文创宣传品问陈婷。“是啊,这就是我们,时刻提醒你们,不要上当受骗!”陈婷笑着回答。
除了听脱口秀学习防诈知识,警务站还准备了食材,和老师学生们一起做月饼,仪式感拉满。“做月饼一定不能用蛮力,手要灵活。”匡蓉心灵手巧做好第一个月饼,看着同学们手忙脚乱,连忙指导大家怎么用巧劲,打平、搓圆、压模、出模,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做月饼。“孩子们,来吃月饼咯!”罗浩一声招呼,学子们纷纷围着圆桌坐下,分享月饼和各自开心的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