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幼勤拍摄的汉口江滩新旧景色对比照。


邹幼勤拍摄的汉口江滩新旧景色对比照。
今年,汉口江滩建成20周年,20年来,我亲眼所见,汉口江滩从曾经的泥岸滩涂、厂区码头到如今成为绿意盎然、人水和谐的生态美景,不仅让市民分享到城市发展的红利,也让这张长江边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响当当。
持续拍摄20年巨变照片
我是出生成长在贵州的江西人,1993年从部队转业后,我来到武汉市防汛办(现市水务局)工作,工作单位与汉口江滩仅一街之隔。
1993年一个阴冷萧瑟的黄昏,下班后我拿着相机来到当时的粤汉码头,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江滩堤防只是一个土坡,沿江大道还是一条不宽的马路,路边只有老旧低矮的房屋和土堤,前方的防洪纪念碑是画面中唯一的亮点。
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7月底的一天,我背着相机来到一元路附近想登高拍摄。我来到一栋高楼的在建工地,踏着木板、砖块,艰难爬楼到26层,向窗外看去——江水上涨,淹没了防洪堤内的民宅、厂房,水面污物成片漂浮。我用镜头捕捉下这个画面。
当时,武汉正在就汉口江滩建设进行研究论证。“城市防洪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很快我听到了这个响亮的设计理念,汉口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全速推进。2002年9月,汉口江滩一期工程建设完工,之后,汉口江滩二期、三期、四期工程相继开工、完工。
看着汉口江滩日新月异,我把自己拍的江滩老照片翻了出来,感慨万千,决定对照昔日影像去拍今日风貌。20年来,我拍摄汉口江滩新旧风景对比照近60组。
2019年7月,我把无人机升到高空,在20多年前的拍摄点再次为江滩留影。绿树成荫,水阔天净,汉口江滩如此迷人。
在这里总能发现“惊喜”
汉口江滩不仅建设得越来越美,生态环境也在稳步提升。端着相机,总能在江滩捕捉到“惊喜”。
9月8日,我来到长江新区江滩湿地拍摄。在朱家河桥西端一处干涸的水坑边,我端着相机正在取景。突然,前方约50米处的芦苇丛中窜出一只酷似狐狸的动物,我赶紧蹲下来按下快门。后经媒体记者向武汉市动物园专家辨认,这个动物是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野生动物频现是江滩生态环境提升的最好证明。
这几年,摄友们感慨,很多以前在江滩没有见过的鸟类都慢慢地进入了我们的镜头画面中——红隼、翠鸟、戴胜、绶带鸟、猫头鹰……树木花卉品种也越来越多,春有樱花、夏有玉兰、秋有金桂、冬有蜡梅,镜头中的江滩四季景致迥异,色调多彩缤纷。摄友们都说,汉口江滩有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与激情,是摄影爱好者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特别声明:本站为免费公益网站,所有留言板数据均由
武汉城市留言板提供,数据如有出入敬请谅解,如内容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扫下面
武汉通二维码直接添加客服! 发便民信息请上
武汉便民